
预先筛分是在矿石进入破碎之前预先筛出合格的粒级,可以减少进入破碎机的矿量,提高破碎机的生产能力;同时可以防止富矿产生过粉碎。在处理含水分较高和粉矿较多的矿石时,潮湿的矿粉会堵塞破碎机的破碎腔,并显著降低破碎机的生产能力。利用预先筛分除掉湿而细的矿粉,可为破碎机造成较正常的工作条件。
因此,预先筛分的应用主要根据矿石中细粒级(小于该段破碎机排矿口宽度的粒级)的含量来决定。细粒级含量愈高,采用预先筛分愈有利。
当原矿粒度特性为直线时,在各种破碎比的条件下,其中细粒级的含量均超过了上述极限值(即有利于采用预先筛分的极限含量)。
当原矿粒度特性为直线时,不管破碎比为多大,采用预先筛分总是有利的。多数情况下,原矿的粒度特性呈凹形,故破碎前采用预先筛分在经济上都是合算的。但由于采用预先筛分需要增加厂房的高度,当粗碎破碎机和中碎破碎机的产品粒度特性曲线大都是凹形,也就是说细粒占多数,故第二破碎段和第三破碎段采用预先筛分也是必要的。只有当选择的中碎机生产能力有富余时,才可考虑中碎前不用预先筛分。
检查筛分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破碎产品的粒度,并利于充分发挥破碎机的生产能力。因为各种破碎机的破碎产物中都存在一部分大于排矿口宽度的粗粒级。
采用检查筛分后,使不合格的粒级返回破碎机,就如同磨矿机与分级机构成闭路循环有利于提高磨矿效率一样,检查筛分对破碎机生产能力的发挥可以改善。但检查筛分的采用,会使投资增加,并使破碎车间的设备配置复杂化,故一般只在最末一个破碎段采用检查筛分,而且与预先筛分合并构成预先检查筛分闭路循环。
由此得出两点结论:
(1)预先筛分在各破碎段均是必要的;检查筛分一般只在最末一个破碎段采用。
(2)破碎段数通常为2-3段。
感谢新老用户的支持,请大家关注本公司公众号,不定期发表选矿知识~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